【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2001年9月的一天,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突然排起了一条蜿蜒的长队。

这条长队通向的地方正是国内的一级殡仪馆——八宝山殡仪馆。“健美皇后”马华的追悼会就在这里举行。

排队的众人,包括马华在全国各地的粉丝都想要和她做最后的告别。

改革开放之后,国内涌现了一批健美体操的推广者。作为中央电视台“健美五分钟”栏目的带操教练,马华是其中最知名也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收获了无数粉丝。

然而,这样一个终日都在锻炼、都在养生的教练却在41岁那年突然去世,死前还被发现身上存在大片红紫瘢痕。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马华与健美

“健美”其实是一个外来概念。它起源于欧洲,又壮大于美国,之后才在20世纪30年代被引进了中国。

彼时,活跃于上海的赵光竹、曾维棋等人都是促成健美运动引进中国并在中国获得发展的关键人物。

他们分别成成立了“沪江大学健美会”,创立了“现代体育馆”,出版了《现代体育》杂志,为在国内宣传健美体格锻炼方法做了很大的努力。

只是,赵竹光、曾维棋等人的宣传推广只在小范围内发挥了效用,后来真正将健美运动推广至全国的,还要数“健美皇后”马华等人。

这是因为20世纪50年代,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健美被视作是“资产阶级体育”而受到抑制,最终被喊停。一直到30年后,也即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健美运动才逐渐被允许回归人们的生活,继而在国内掀起一片风潮。

此时在其中起到有效推广作用的当属“健美皇后”马华。

马华是1960年生人,出生在北京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她的父母与她年龄相差甚大。

父亲马小先彼时已经退休。他是一位备受人们敬重的军人,退休后享受正军级干部的待遇。

她的母亲也并非传统的家庭妇女,而是一位独立自强的进步女性,拥有精湛的医术,哪怕已经退休,也经常被人找上门讨教医学上的疑难问题。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马华不管是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都没有受到亏待。

马华的父母和兄姐都对家中最小的她多有疼爱。那个时候,马华的兄姐大多都已经成年或临近成年,早过了爱玩游戏的年龄,但只要马华想玩,他们都会不厌其烦地陪着她重复那些“无聊”的游戏。

后来马华成名后接受采访,提到这段往事还是记忆尤深。

她说:“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玩捉迷藏,但年龄小,不会藏,就老藏在一棵树的后边,把自己的脸给捂起来,以为这样就不会被发现。”

但其实,当时她的大半个身子都露在树的外边,任凭谁看一眼就能找到她。只是她的兄姐一直都很配合,把头一扭,就当她的“掩耳盗铃”是有用的了。

马华提到此事时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可见她在童年时从家人身上汲取了很多的精神能量。这也是后来她从事健美事业,受到一些质疑却仍不挫败的很大的原因。

当然,出生在军人世家,马华得到的不仅有疼爱,也有严格的教导。

年少时,马华的父亲就常常要求马华陪着他一起进行日常训练。每一天的清晨,从他们家出发一直延伸到5公里的远处,每一片土地都留下过他们奔跑的足迹。

在这种日复一日的运动中,马华锻炼了体魄,也增强了自身的抵抗力,一直以来都很少生病。

更难得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仅爱上了这种挥洒汗水的感觉,懂得了从运动中寻找乐趣,还学会了坚持与坚韧,在精神层面变得更为强大。

起初,马华并未对自己未来要发展的事业形成清晰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她当然更乐意听从父母和兄姐的建议,也就穿上了军装,投身了军旅。

但其实,比起继续作为军人重复于锻炼自身,马华在日渐成长中越发萌生了“更想带着大家一起健美、一起增强体质”的想法。

于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马华带着家人的支持开始了她的新的事业,也是她的终生事业。它就是健美。

“健美皇后”

马华以健康和活力为信条,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生命的真谛。她投身于发扬光大健美运动的事业最早是在1986年。

彼时,26岁的马华已经有了“健美是一项科学”的认识。她驳斥了社会上关于“只要加强运动,就会获得健美体型”的片面观点,坚信健美也要“完善系统的理论和具体的实践方法”,坚持“只有进行科学指导,才能练出优美的体型”。

正因为形成了这些正确的认知,也忧心于世人普遍的错误理解,她才会在这时开始投身健美事业,作为带操教练指导人们更好健美。

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多人对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一个美好的体形产生了“需求”。马华在这个时候投身健美事业,可以说是有着广泛的市场。

她也凭借自己的专业性,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拥有了固定的客户,并依靠口口相传,“以旧带新”,在小范围内扬名。

不过,马华带着健美运动真正走进全国人民的视线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那时,她受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健美五分钟”的栏目,作为带操教练出现在电视机里,也就被更多人所认识和熟知。

此前,国内的健美教练在指导民众健身时更多是沿用欧美的训练方式,马华在实践中发现这种训练方式塑造出来的形体与东方的审美标准差异较大,更因为训练幅度大,容易带来较大的运动损伤。

有了这些发现之后,马华决定要结合训练中发现的问题,查阅更多的资料,来根据东方人形体的特点和审美趣味重新编排更适合东方人的训练方式。后来她在中央电视台“健美五分钟”栏目带领大家联系的一整套动作,就都是她重新编排而成。

而这套健美操也几乎成了后来我国所有健身操的蓝本,可见马华的确在这方面具备天赋,也花了很大的心思。

随着她在健美行业的名气更甚,影响更深,她也被人们戴上了“健美皇后”的头衔。

追悼会

马华离世来得十分突然。

事实上,在2001年9月22日她的死讯得到证实之前,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认定她还会有一个更广阔的未来。

这一年,41岁的马华正处在她事业的巅峰期。早已成家的她在娘家人和丈夫郭明杰的支持下不仅开办了自己的健身俱乐部,还把俱乐部开到了祖国的多个角落。2001年的春节刚来临时,马华还给自己制定了更大的目标,那就是再到开30家俱乐部。

同时,作为当时引领中国健美体操风向标的领军人物,马华还接受邀请,参与了《早安中国》、《减肥记录》等节目的录制。

但就是在录制节目的途中,主持人和其他嘉宾发现她脸色惨白,走近搀扶她时更发现她身上布满了大片红紫瘢痕。

电视台的摄像头将这些都收录在内。起初,不少人怀疑马华婚姻生变,疑心她是遭受了家暴。但后来,马华住院的消息传来,所有人这才知道她是患上了白血病。

在接受化疗时,马华有丈夫和亲人的陪伴,对病情的恢复有比较好的预期。然而,她最终还是没能战胜病魔,在同年的9月22日突然离世,终年不过41岁。

马华的追悼会是在9月28日于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现场拉起了“沉痛悼念马华女士”当的黑底金字的横幅,并且贴上了马华身穿健美操的富有活力的照片。

当天室外频繁刮起了凉风,但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对此有所反应。相反,为了更快见到马华、与她做最后告别,很多人赶在天刚亮的时候就陆续上山,现场甚至排出了一条60、70米长的队伍。

他们还为马华准备了告别的礼物,是一束一束开得正娇艳的红色玫瑰,只因为马华生前多次提到这是她最爱的花。

怀抱鲜花前来为马华送行的人超过了3000人。除马华的亲友外,剩下的人基本都是健美的爱好者,他们中少部分加入过马华的俱乐部,大部分仅曾在电视机前跟着马华练健美操,但无一例外都对马华很是喜爱和敬佩。

作为将健美操运动引起中国的关键人物之一,马华在国内健美行业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而她的离世对中国的健美者尤其是青年女子也的确算得上是一个情感打击,但不管如何,这一刻,他们都对马华的逝去表示最大的遗憾和惋惜。

马华的亲人和朋友都真诚地感谢了他们的到来。

内容分享:
【腾讯云】即时通信IM接入AI服务,高效构建智能聊天能力
Top